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微信:19160313843(魏老师)18030924581(胡老师)
艺考 / 备战艺汤 / 导演编导

《罗生门》影片分析

《罗生门》是编导根据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原著《筱竹丛中》改编的。但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无论是巧妙的情节设置,深刻的思想内涵,还是电影独特的表现手法都是原著所无法企及的。因此,该片不仅为黑泽明个人赢得了国际声誉,也使日本电影从此登上了世界影坛。

《罗生门》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情节单一的杀人案:一个武士,一天带着妻子经过一片树林时被人杀害了。那个凶手究竟是谁?要按一般侦破片的拍法,警署立即派出警探,经过一番排查终于抓获凶手。但黑泽明没有这样拍,他运用的时空交错的影片结构手法:即以在罗生门楼下避雨的樵夫、僧人、杂役三个人在一起谈论这件案子(现实时空),与在公堂上四个当事人和证人讲述的四种不同说法(过去时空)相互交叉组接,从而使一个简单的案情变得似乎错综复杂,扑朔迷离,引发人们的思考。这正是导演的高明之处。

影片用画面加当事人的旁白,再现了对这起杀人案的四种不同说法:首先是樵夫的证词,他说三天前上山砍柴时,在山林中发现了一顶女人戴的斗笠和一把精致的小木梳,后来又看见武士的尸体才赶快到官府来报了案;二是强盗多襄丸说:他只想占有那漂亮的武士妻子,不想杀武士,是那妇人一再挑唆,两人决斗,武士输了被他刺死的;三是武士的妻子真砂说:她失身后请求丈夫原谅她,但丈夫那冷酷、恐怖的眼神吓得她头晕目眩,扑倒在他怀里时,手中的短刀误杀了他;四是武士的鬼魂借巫婆之口说:他见妻子和强盗都走了,自己绝望地用妻子的那把短刀自杀的,有人拔走他胸口上那把短刀时他才断气的。编导为什么要安排这四种不同的说法呢?一是增强影片的悬念感,使情节跌宕起伏,扑朔迷离;二是启发观众的思考和判断;三是――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导演为了表达影片主题的需要――四种说法都是从他们个人的主观视点出发,为了怕承担罪责而避重就轻,掩盖部分事实真相――这种人的自私自利和不可信赖正是导演要批判的人性中丑恶的一面。然而在影片的结尾,樵夫不但推翻了他们三个当事人的说法,也忏悔自己在前面说了谎,最终说出了事实真相:两个男人本不想决斗,是真砂故意在两个男人中再三挑唆、激将,惹得两个男人怒火中烧,在决斗中强盗把武士刺死的。为了让观众确信樵夫的话,导演在结尾加上了看似与影片无关,实则关系重大的一笔――樵夫不仅愤怒谴责杂役剥去弃婴衣服的自私行为,而且还主动从僧人手中接过弃婴,当作自己第七个孩子抚养――导演再次用事实有力地证明,让我们相信樵夫的行动体现了人性的存在与复归。僧人最后的表态,也就是让观众接受的观点――更直接地说是作为人道主义者的黑泽明的观点:要相信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人性善才是人的本质,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该片在艺术上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巧妙地运用移动摄影。如在樵夫上山的这个段落中,太阳照耀着绿色山林,砍柴人肩扛着斧头,沿着弯弯曲曲的林间小道快速行走――从太阳照着树林闪闪发光这个远景画面开始,摄影机就一直跟着樵夫拍,而且在不断地变化着角度,时而仰拍、时而俯拍;时而远景、时而近景;时而全景、时而特写等。摄影机简直像跳舞似的,俯仰起落,左右旋转,远近跳跃,加上那美妙的音乐旋律,真是情景交融,如诗如画,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美感享受。再如摄影机高速度地跟拍多襄丸在灌木丛中奔跑的镜头:多襄丸坐在一棵大树下歇息,看到武士牵着马从他面前走过,他被马上坐着的妇人的美貌所吸引,顿时心生淫荡。他想沿大路去追,又怕被他们发现,于是双手拨开小树枝,在灌木丛中跳跃似地奔跑着去追赶那妇人,随着那绿色灌木飞快地向后倒去,人的身影则时隐时现的飞奔向前,仿佛一名游泳健将畅漾在绿色的海洋之中,那场面真是精彩极了。非常奇特的是观众根本感觉不出摄影机的存在,而是观众的眼睛跟踪着人的身影。黑泽明曾经说:“我的独特方法是用多台摄影机同时拍摄。……我要求A摄影机盯住这里,B摄影机盯住那里,摄影机随着演员的动态自由地移动。”“摄影师的工作要让观众感觉不到摄影机的存在。”这充分体现了大师高超娴熟的摄影技巧。

另外,导演对象征手法的运用也别具一格。首先是“门”和“雨”。这个罗生门本是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大城圈的正南门,因年久失修,显得破败不堪。且附近人烟稀少,显得冷落荒凉,成了普通百姓歇脚的地方。暴雨一般给人的阴暗、郁闷、湿漉漉等不好的感觉。导演将一个杀人案的故事放在暴雨笼罩着破败荒凉的罗生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来讲述是有其特殊意义的――让人们在这个环境中讲述、批判人的自私、堕落、杀人等人性中阴暗、丑恶的一面,同时也让大雨洗涮人的灵魂。最后,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樵夫抱着孩子回家了——人心和世界都亮堂了,充满了善良与温暖。

另外,山林中幽暗隐密的环境也隐喻着人性的阴暗与堕落(强奸与杀人都发生在这里);但是影片中多次出现的阳光照耀着树木竹林,显现出一幅非常美丽的“阳光闪烁”的影像――象征着光明也能照射到这些阴暗的角落,正义能够战胜邪恶,世界是美好的。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影像来象征或表达某种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是黑泽明影片中常用的手法,以唤起观众深层的思考,这正是导演的高明之处。

补一篇《罗生门》影片分析:

  黑泽明的《罗生门》,人性中赤裸裸的软弱和谎言。1950年的片子。黑白,粗糙,淳朴。直入人心。

  已经是第三次看。依然震撼,毫无厌倦。同时,看到更多的一些东西。

  一间破殿,陈旧的牌匾,一场大雨,一个故事。人性就如此丑陋地被呈现出来。

  黑泽明的手法独特有力。借着樵夫的口,这个发现命案现场的第一人,在破旧的罗生门下躲避一场大雨的时间里,对一个路人叙述了整个事件。同时,殿里还有一个与案件当事人有过一面之缘的行僧。

  是一起杀人案。武士牵着坐在白马上的妻子行走山间,与行僧擦肩而过。之后正躺在树下的强盗在微风吹起马上女人面纱的时候被她的美貌所吸引遂起歹念。他骗绑了武士,强暴了女子。而路过的樵夫发现武士的尸体后慌忙报官。

  杀死武士的是强盗,这一点已经确认。而矛盾集中在杀人的动机和凶器——究竟是长剑还是短刀上。每个人的说词都完美无缺。甚至是已经死去的武士,借着托灵的巫婆之口叙说的口供都似无破绽。

  强盗并未否认自己杀死了武士。然而他口中的武士与自己用长剑激战二十多回合不幸落败也算是好汉一个,而自己则是一个英勇善战,光明正大的男子汉。将一个手握短刀的烈性女子降服,让她顺从地满足了自己的欲念,是一件让自己无比得意和自豪的事情。

  女人承认了自己被强暴的屈辱,并宣称在此之后自己的丈夫,也就是武士对其冷冷的漠视令自己痛苦万分。于是她拔出短刀让武士杀了自己。但自己因悲伤过度昏厥了过去,等到醒来的时候发现短刀叉在武士的胸口。自己想要寻死却没有胆量。此时的强盗早已不知去向。

  武士托巫女的口述说的又是另一番景象:强盗在自己面前强暴了自己的妻子。随即却见妻子转而随强盗左右,并要求强盗杀了自己。他遂感愤怒万分。此时强盗一把推倒女人并表示不齿,并问武士如何处置她。武士心下原谅了强盗,却无法容忍妻子的恶毒。带着对她的诅咒和怨恨,武士悲愤地拔出短刀自己剖腹而死。而女人和强盗,包括那柄短刀都已不见。

  罗生门殿外的雨依然滂沱。樵夫、行僧和路人依然在檐下等待雨停。风雨交加如同樵夫内心思潮的激烈碰撞。他终于开口,诉说出他亲眼所见的事实的真相。

  强盗在强暴了女人以后百般抚慰只要她愿意跟他走。她无法决定,想要自己的丈夫和强盗以武力决战,而自己会跟随胜出的一方走。然而武士是懦弱的,他表示不愿意为她冒生命的危险,并且责问自己的妻子:“在两个男人面前出丑,你为何不自杀?!”此刻强盗说了一句话:“不要这样对待她,她们不是男人,她们无法克制的哭,是因为她们是弱者。”而女人霎时明白过来,自己的丈夫是多么无耻而懦弱的男人。她质问他身为武士却为何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妻子,并且对强盗亦百般嘲讽。在她的挑唆下,两个男人终于彼此拔出了长剑开始决战。然而,两人的姿势和剑法是多么的杂乱而无章,毫无气概可言。武士的死也仅仅是无意间的事情。等强盗回过头来,女人已经不见。

  事情就是如此。然而为何樵夫不愿意说出真相呢?他说自己不愿意卷入案件。而事实上,只是因为他一时的贪念,偷偷拿走了那柄价值不菲的短刀而已。他意图隐瞒的这这件事情被听他口述的那个路人所揭穿。

  “人只是以为自己诚实。”“有软弱的地方就有谎言。”路人说的话句句在理,一边的行僧叹:“连人都不能相信,还能相信什么?”于是路人说其实本来就是如此。这罗生门附近的鬼魂都觉得人太可怕,所以都不来。

  影片放到这里,差不多是结尾了。然而各执一词的真正原因,就是那句“有软弱的地方就有谎言。”强盗想要表现自己即使杀人也要有的磊落气概,女人企图掩饰自己并不贞烈的事实和挑唆两个男人决斗致使自己丈夫死于非命的真相,武士即使是借巫婆的口也意图掩盖自己的懦弱和无能,而樵夫迟迟不愿说出真相,只是想隐瞒自己偷偷拿走了短刀。人性就是这样阴暗而赤裸地呈现出来,各执一词不如说是各取所“需”——各自所需要掩饰的软弱。

  然而往更深一层想,强盗的说词中把武士形容成武力与自己不相上下富有气概的强者,武士的说词中把强盗描述成一个具有男子主义的汉子而自己最终也原谅了他。然而两人对与同样一个女人,一个宣称的是她由贞烈转为顺从的淫贱,另一个陈述的是她淫贱后的恶毒——男人之间的惺惺相惜转而对女人的鄙夷和讥讽。然而事实上,这个唯一的女人看清了他们的龌鹾和懦弱,表现出了强势的一面。既然如此,她却没有在证词中说出这一切,依然以一种受辱含冤的姿态出现。她或许是不敢和不能说出真相。黑泽明做这样的安排,或许也是意在表达五十年代初的日本妇女依然低下的地位和男权的强势。而虽然如此,但觉醒意识已经渐渐地在女性的心中苏醒,如同此片中的女人在最后时刻意识到武士的懦弱和无能。

  同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五十年代初的日本也正是昭和时期战后新旧右翼更替的时期。影片从一开始的滂沱大雨中,就在借行僧和樵夫的口叙述着当时的政治背景——兵荒马乱、时局动荡、民不聊生。一个武士,一个强盗,两人的境界应该是有很明显的高低之分。然而在整部片子里,我们看到的是武士的懦弱和无赖以及对自己妻子的绝情、冷漠和鄙视。强盗虽然强暴了女人,而他从一开始对与自己的罪行就毫无否认,并且在女人被武士羞辱的时候他说过那样一句话:“不要这样对待她,她们不是男人,她们无法克制的哭,是因为她们是弱者。”虽有男权的成份在其中,但是与懦弱的武士相比,真小人和伪君子的鲜明对照让看者从心里面明白黑泽明意图揭示和讽刺在日本当时的年代,武士道的精神已经是名存实亡,甚至已然不如一个山野强盗。在影片最后,雨当然是停了,天空虽然依旧是厚厚云层,但终究有金色的阳光透射出来。而在微弱的阳光下,樵夫抱着一个新生的弃婴缓缓离去,行僧也终于看到人性中依然存在的真挚的一面。在叙述了漫长的八十多分钟人性的懦弱和欺骗之后,黑泽明在结尾给了所有人一个金色的美丽希望。

  回过头来,有软弱的地方就有欺骗固然是对。然而,软弱从何而来?再追溯回去,强盗在第一次讲述他所编排的说词时,便说了这样一句话:“仅仅是一阵微风。如果没有那阵微风,也许那个男人就不会死”。是的,就是那阵风。撩起了马背上女人的面纱,吹起了她轻柔的裙摆。随即他看见了她洁白的脚踝,她面纱下纯美的容颜。于是一切发生。仅仅是一阵微风,吹起了他内心最根本最原始的欲望。然后,纯然是欲望,造就了每个人内心的软弱,并且构筑了每个人利用谎言企图展现的幻像。人心最深的地方,埋藏了多少阴暗而不可告人的秘密。幽暗破旧的罗生门下,鬼魂都觉得害怕的地方,却在柔和的阳光下真相大白。

  一阵一阵的微风始终在吹,如同欲念无尽。而每个人心里面的那道阴暗的罗生门又是多久才放晴一次?这或许是黑泽明在影片里留下的又一个质问罢。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X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