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微信:19160313843(魏老师)18030924581(胡老师)
艺考 / 备战艺汤 / 播音主持

人工智能取代主播?哪有那么容易!

 

新华社联合搜狗的人工智能主播一出,媒体圈儿都有点楞,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

主播要被取代了吗?

问得确实有凭有据。你看这人工智能主播,形象、表情、唇动,仿真程度已经很高,说话语音听起来也没有那么一字一顿,可以算得上连贯流畅,从播报技术来说,已经进化了许多。

更重要的,真的有感觉好像那个眼神在看着你~~

[qqv]https://v.qq.com/iframe/preview.html?vid=p07873t35ia[/qqv]

真假美猴王那么一比,确实得楞一下。

[wximg]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EJYHYVVxPoicEwsPdqI4Vyiaagamzan26x0uWg9nGhjM0O56xRiaYXUB7FptRXg0ia5YicWxfNWYQpf8IJ657okeCqw/640?wx_fmt=jpeg[/wximg]

主播真的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弄清楚另一个问题:主播的功能是什么?

首先当然是准确无误地播报新闻。如果只是站在这个部分理解,确实会被取代。就像照相取代了绝大多数的肖像画一样。

但主播仅仅是一个人肉喇叭吗?

主播是一个人,是人就会有情感,有共鸣,有触动。

播到新闻里卖不出土豆的农民,主播会担忧;看到带着妈妈上学的孩子,主播会感动;播读到世上的不平事,主播会气愤,评论会尖锐有力。当灾难发生,主播会情不自禁地留下悲伤的眼泪。

[wximg]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q3J14CI7WtktaVrJjtAzQvsWtcic04D2nwt9RuQRIzm9FxGB7l8iaScicUowg52j30cuG6uTIo5BmXaXDFhTD27A/640?wx_fmt=jpeg[/wximg]

人的情感,有悲有喜。朱广权这样的段子手主播,难得一遇,要机器人播出其中的侃味,也实在是有点儿难~

[wximg]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q3J14CI7WtktaVrJjtAzQvsWtcic04D2hTfetSwGvTG1iaZTenHeKO2ugxjDgw53aDGUcxmqz6oADDp9slJUUlA/640?wx_fmt=jpeg[/wximg]

不同的稿件,有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情况,需要主播充分理解,并作出符合国家、社会整体利益的价值判断,用语言上精妙的分寸变化,播出信息、播出态度。正是这些只有人才能完成的工作,让电视新闻传播更加直接、有力。

这些复杂的事情,机器人都能理解并把握吗?

这首先取决于,机器人,是一个生命吗?

如果不是,那么,它如何能体会,如何能表达?

如果是,那么,如何保证他和人类一条心呢?

[wximg]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q3J14CI7WtktaVrJjtAzQvsWtcic04D2rNO5phicm0KRfgJ9VaMzzGeOZSicbmxs72UmynxyiboP1LAMgyr0N1hgQ/640?wx_fmt=jpeg[/wximg]

电影《机器姬》,一个机器人背叛人类的惊悚故事


[wximg]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q3J14CI7WtktaVrJjtAzQvsWtcic04D2wAAFJcYofzXAKDvtic7jr9cb6ic0Mde6DP31GRNPZiaWUOD1bOMTPEUNA/640?wx_fmt=jpeg[/wximg]

为什么要有主播?

如果要了解信息,只要配音就好了,为什么非得有个人在屏幕上跟你叨叨?

人际传播,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之一。

在自然界,论体格,人类是很弱鸡的。因为有了人际传播,有了人与人的交流,人才能更好地连接、合作,形成组织、社会,用团体的力量,在大自然的颠簸之中求得生存的机会。

人们认识到人际传播的基础性与重要性,于是,为了争夺屏幕上的注意力,为了提高传播效果,大众传播里有了播音员主持人这个行业,在摄像机这头和你说些新鲜发生的事件。这是对人际传播的一种仿拟。

那么人工智能主播,就是对仿拟的仿拟。

 

等大家习惯了主播是人工智能,新技术的红利被吃干榨尽,观众可能就不会那么在乎你说什么,也不会给你反馈。

反正,也不是一个真人在说。

[wximg]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mq3J14CI7WtktaVrJjtAzQvsWtcic04D2QTxWw69Hqxrhk2sg0AEgZmgUIfNsol70JPPKGDDD2B1Z4wIgGknYDQ/640?wx_fmt=gif[/wximg]

播音主持是一个传播与艺术交叉的行业,正是因为人格化,才有艺术性,有了艺术性,才有传播效果。

丢掉本源,哪还能奢望什么更好的传播效果呢?

 


其实,会有这样的疑问,也反映出了一种现实。

社会上,包括媒体行业内,许多人都对主播这个职业有深深误解。总觉得,照着稿子,上下嘴皮一碰,金钱地位统统到手,没有比这更轻松的事儿了。

因为确实现在不少岗位上的主播,只做到了见字出声、流利顺畅,对于稿件内容的理解、情绪的感知、观点的把握还是迷失的,远远没有达到艺术的境界。

我想起了人类视觉传播历史上一段有趣的故事。

十五世纪开始,欧洲流行一种微型肖像画。那个年头,人们一出远门就是一年半载起步,时间长的三五年也很正常。于是,水手、船员们把家人画在小铁片上,装上画框,做成项链揣在怀里。

[wximg]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mq3J14CI7WtktaVrJjtAzQvsWtcic04D219bgOoViacnm14Y3p4Y9jIUicx1pLMXPBqrnnBibr89ic3DH3unwTLwiaPA/640?wx_fmt=png[/wximg]

陈丹青在《局部》里曾介绍过这种微型肖像画

 

这个持续了三百年的潮流,说过去就过去了。因为十九世纪,摄影术横空出世了!相亲不用寄肖像画了,改成寄照片了;出门不用带肖像画了,改成把照片做进项链里。现在咱们也不用做项链了,因为手机里都有啊~

如果只是从“像”的角度来说,摄影术,不就是一种人工智能状态下的绘画么?

转眼间,底层的画匠们,失业了。但给皇族贵胄们画肖像的牛哄哄大画家们,作品进了博物馆,进了拍卖行。

因为他们的画,是艺术品。

这不是一样的道理么?今天的播音主持行业,迎来了类似于当年摄影术出现的技术变革。

肖像画的基本要求是“形似”,于是,当摄影术出现,它很快被取代;但是绘画艺术的“神采”,无法被取代。

如果播音员只会见字出声,那就会被取代,毕竟,机器人播得比你还强,还不会出错。

但优秀的播音员,是语言的艺术家,艺术的“神采”,无法被取代。


艺术人才有水平之差,水平越高的人,越不怕转型,因为他们掌握了艺术世界的秘密,是“通灵”之人。

白岩松想玩新媒体了,自己在家录个《白看世界杯》,评球+竖屏短视频,优酷上点击量分分钟1000000+~

艺术水平中等的,也不怕。

画师不画肖像画,可以画墙面啊,可以画彩绘啊,可以做淘宝平面设计啊~

摄影师拍不出荷赛奖,可以拍婚纱照、满月照、全家福,再不济,还能拍证件照啊!

只有艺术水平很低,本来就是仗着当年红利混口饭的人,才可能会被淘汰。

技术总是会进步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行业变革。这无可厚非,无法避免。人工智能进入主播行业,必然会淘汰一些艺术水平不及格的主播,这未必是坏事。

前段时间忙到炸,就是因为浙传播音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合作主办了《技术与人——第二届中国主持传播论坛》,得忙着各种张罗事儿。

论坛上,很多大咖都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给播音主持行业带来的影响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高贵武教授认为,对于主持传播而言,技术发展是一种催化剂。通过技术的不断检验、淘汰,促使主持传播的人格向着更人性、更完善的方向进化。

人工智能技术给了行业一次整体提升的机会。当环境变动,优胜劣汰成为必然。不合格的主播被淘汰,优秀的主播被珍惜,社会对播音主持行业的认知会更加客观、全面,这些都会促进行业优化。

这可不是大好事么?慌什么?

 

  ●

  • 作者:詹詹 责编:老杨 来源:话语森林  ID:talkforest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在线学习平台播音学院 专业咨询、合作请添加微信:cnbyzc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X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